csjx_wjx@163.com    0731-82207207

服务热线

0731-82207207

小程序样本选型

微信公众号

支重轮内浮动油封的磨损和改进

2013-07-15

朱刚 张永洲
(上海建筑机械制造厂)
  目前,履带式工程机械底盘上广泛采用一种浮动密封式支重轮,它的内部装有滑动轴承,两端靠浮动油封密封。支重轮是履带行走装置中工作条件Z差的一种部件,它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内部轴承与轴的磨损,其中包括轴承内腔A与轴表面的滑动磨损以及轴承端面B与轴座端面C的接触磨损,如图1、图2所示。特别是在转弯时,由于强大的转向力矩的作用,使支重轮的轴与轮体之间发生轴向窜动,而轴座与轮体是相对浮动的。控制和约束这种窜动是靠轴座端面C与轴承端面B,这两个表面的接触会产生强大压力。支重轮转动时,轴承内腔与轴表面之间端面均产生磨损。曾拆开几只液压挖掘机的支重轮观察,发现轴承内腔A及端面B出现严重的环状沟槽,表面呈块状或片状脱落,甚至有嵌入内腔及端面的金属屑,有的轴表面也出现了磨损或拉伤现象。这种故障导致了润滑油污染变质,使轴、轴承损伤,密封漏油,Z终导致支重轮损坏。
  1 故障
  故障的产生是轴与轴承发生局部接触致使油膜被击穿所致。造成边界润滑,使油膜穿透破裂的原因如下:
  (1)表面过于粗糙
  图3为边界润滑的接触
模型,油膜是否被破坏将取决于两摩擦表面的粗糙度。表面过于粗糙,凸起部分超过油膜厚度或有磨粒嵌在摩擦表面时均会导致油膜破裂。
  Az:个别部位金属直接接触破坏油膜
  Ay:通过边界润滑油膜而接触的润滑
  Ax:微小磨粒嵌入金属表而破坏油漠
  (2)气穴
  在油膜扩散区即负压区内存在气穴,会引起油膜破裂。
  (3)载荷
  载荷增大或受到冲击时,会使油膜发生机械性破裂。支重轮在强制转向或当挖掘中离地的一侧履带突然落地时,会有这种现象发生。由以上分析可见,支重轮的磨损一般与轴、轴座、轴承的材料和硬度,润滑状态、压力、结合面粗糙度、轴承直径以及磨屑等因素有关。
  2 改进
  分析了产生磨损的原因,对挖掘机支重轮内的磨损进行一系列改进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1 轴座端面C增加磨削工序,减小表面粗糙度
  轴座端面C经切削加工,有时会留下明显的刀痕,这些刀痕尤如一条条微小的凸起,当支重轮旋转时,这些凸起与轴承表面接触,会穿透油膜,发生磨损。因此要求轴座端面C光整平滑,对端面C增加磨削工序,就大大减少了对轴承的磨损。
  2.2 设计改进
  对端面C增加磨削工序,虽然是一种较好的改进措施,但浪费工时,提高成本。通过参阅大量资料,对支重轮的结构稍加改进,经试验表明是可取的。由于轮体窜动,使轴座直接紧压在轴承上产生磨损,因此可以在轴承与轴座端面之间加一隔离垫片,使轴承端面不直接受到粗糙而坚硬的轴座端面磨损,如图4中的A处所示。这种垫片的材料要求强度高、比重小、耐磨性好,并具有自润性与抗
冲击性。针对上述要求,选用含二硫化钼的MC尼龙材料,经强度和耐磨量验算是可行的。
  另外,为防止浮封环及轴座、轴承端面的空间
形成负压区,在轮体上可加钻直孔(图4中的B处),使贮油腔与这个空间连通。这样,通过油槽和直孔,润滑油就可形成循环流动,不至于形成气穴,保护了油膜。
  2.3 严格的装配质里管理
  装配支重轮时,应用高压空气对各零件进行彻底清洗去屑,特别是轮体内加工后残余的铁屑及氧化皮。轴的过油槽棱边、密封环槽棱边及各销孔边缘等处应用油石打磨,去除棱刺,以防支重轮在工作时,金属屑等夹杂物嵌入轴承表面。
  支重轮装毕后,要跑合一段时间。它有一个初期磨损阶段,磨损量很大,如图5所示。初期磨损阶段会有大量磨屑生成,造成润滑油污染变质。经一定时间跑合达到正常磨损阶段后,应放掉污染的润滑油,经彻底清洗后,换上清洁干净的润滑油即可。

来源:《工程机械》1998年12期

©Copyright  长沙市佳信机电有限公司      湘ICP备2022008471号-1   技术支持    佰联轴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