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jx_wjx@163.com    0731-82207207

服务热线

0731-82207207

小程序样本选型

微信公众号

SS7E型电力机车齿轮箱漏油原因分析及措施

2013-09-06

于江
(西安机务段)
  摘 要:针对SS7E型电力机车齿轮箱漏油现象,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提出了处理措施及建议,实践效果良好。
  关键词:SS7E型电力机车;齿轮箱;漏油
  1 问题的提出
  西安机务段现有35台SS7E型电力机车,大部分担当西安至北京快速旅客列车牵引任务,其中牵引Z20次直达北京的SS7E006机车运用一段时间后,发现机车全部六个齿轮箱漏油严重,几乎造成从西安跑到北京单趟齿轮箱油位接近Z低刻度线,其他SS7E机车也存在着齿轮箱不同程度的漏油情况,严重影响了机车运用安全。
  2 原因分析
  2.1 齿轮箱密封原理
  齿轮箱由上箱、下箱、螺座、油标尺、通气孔、排油孔等组成。齿轮箱与从动齿轮装配间的密封采用不接触的迷宫密封结构,与电机静止部分的密封采用橡胶圈静压密封结构,为防止合箱面漏油,在上、下箱合箱面之间采用双道弹性平面密封。为了使齿轮工作时的箱体内压力与大气压力相平衡,在上箱顶前后处设有出气孔装置。上下箱组装前,在结合处涂上密封胶,各
领圈与密封环和电机密封处用密封胶粘合,以防止润滑油泄漏。在组装齿轮箱时,当齿轮落位于固定空心轴密封环后,应将密封环漏油孔处于正下方,并注意密封环与齿轮心之间的密封间隙,并用加垫方法使密封环与齿轮心的间隙保持在工艺规定的范围之内。
  2.2 原因分析
  根据对我段机车齿轮箱漏油问题的调查及SS7E型机车齿轮箱密封原理,我们认为造成齿轮箱产生漏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点:
  (1)齿轮箱密封环间隙过大。从漏油的情况来看,漏油位置均为齿轮箱的下箱与密封环结合面处前后20度范围内,测量齿轮箱密封环间隙均在1.0mm-1.5mm之间,Z大间隙为1.5mm,下部密封环间隙过大会造成齿轮箱漏油。
  (2)齿轮箱密封环的回油孔位置不在正下方。由于密封环的回油孔不在正下方,窜入密封环的油不能及时返回齿轮箱内,导致从齿轮箱密封环处甩油。
  (3)密封环回油孔堵塞。因为
回油孔的直径只有8mm,一旦齿轮箱内窜入轮对空心轴轴承脂,或其它异物,就会造成回油孔回油不畅,导致从密封环处甩油。
  (4)齿轮箱内部气压过高。有时透气孔被油泥等异物堵塞,造成齿轮箱内气压过大,从而油从密封环处甩出。
  (5)齿轮箱内部油量过多。每个齿轮箱都装有油尺,并带有刻度线,注油时应该掌握注油量控制在上下刻度线之间。
  
3 采取措施
  (1)齿轮箱组装前,齿轮箱表面必须经过除垢、清洗,对大小领圈及合口面的密封槽清洗,清除残胶、污垢,清洁度应符合标准。
  (2)齿轮箱组装时,用专用吊具将下箱吊入组装台位,组装到位,带上下箱与牵引电机的连接螺栓,吊入上箱,并与下箱合口面对正,此时需要将密封环回油孔对正正下方并划线做上标记,确保密封环回油孔处在正下方,注意各密封条不得移位或脱落,打入定位销,紧固上下齿轮箱连接螺栓。
  (3)齿轮箱合好后,应插入合适的调整垫,保证齿轮箱密封环间隙0.5mm-1.0mm之间。新车出厂工艺上只规定密封环与从动齿轮间隙≥0.5mm,并无上限规定,根据我们对齿轮箱解体下来测量,应该把上限规定控制在≤1.0mm。
  (4)齿轮箱密封环回油孔应在组装前清洗干净并保持回油孔的畅通,建议在中修时,将回油孔直径由原来的8mm扩大至12mm,增
加齿轮润滑油在其内部的流通性可靠。
  (5)保证良好的透气性能。原装齿轮箱上箱处开有出气孔,为了更好保证齿轮箱内部与外界大气压强接近,建议在下箱的后平面中部焊接加装透气管(Ø15mm、长15cm)。
  (6)齿轮箱油尺改造。将原出厂新造机车的齿轮箱油尺上下刻度线下移20mm,重新制作油尺,并严格控制齿轮箱内部油位,保证油位高度在改进后油尺上下刻度线之间,不能超过上刻线。
  
4 结束语
  我们按照上述六项措施对SS7E006、SS7E011、SS7E015、SS7E016等四台惯性报齿轮箱甩油的机车的齿轮箱全部解体处理后,截止目前,这四台机车均已做过小修,小修复检检查时齿轮箱密封环处漏油状态较之未处理之前得到明显改观,基本杜绝了齿轮箱漏油问题,证明我们的此次改进是起到一定效果的,从而保证了我段机车走行部运用安全。
来源:《西铁科技》2006年01期

©Copyright  长沙市佳信机电有限公司      湘ICP备2022008471号-1   技术支持    佰联轴承网